党员风采
自强模范 优秀农工党员 周建强
编辑: 更新于:2019-7-4 阅读:
周建强,农工党员,1965年出生,四岁时因患小儿麻痹导致右下肢残疾,但倔强的他从来不向多舛的命运低头,身残志坚一路坎坷一路拼搏,创业进取事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了一名优秀的残疾人企业家。如今年过半百的周建强,本已儿孙满堂,尽可含颐弄孙享清福,却选择带着妻子从省城兰州来到国家贫困县榆中县发展,为这里的乡亲脱贫致富做贡献,创办了农村专业合作社,实行“三变+”和“合作社+养殖户”的运作新模式,辐射带动当地农户,尤其是残疾家庭增收致富,是当地百姓口口相传的“自强人”“热心人”“大好人”。经榆中县残联推荐,入选2019年5月份“兰州好人”。
自幼伤残的身体里,怀揣身残志坚、奋斗不息的初心
周建强出生在河北省灵寿县一个贫困家庭里,身患残疾的他从小就常听家人叹着气说,这个孩子太可惜了,以后可咋生活。自小好强的他本想靠着读书来改变命运,没想到读书对他来说却是件头等难事,家里生活困难又忙着搞生产,没有人顾得上接送他去离家近六七里地的小学上学,每天倚在墙角看着同龄的孩子嬉笑打闹着去上学,他就一直目送着他们离开,期间也跌跌撞撞地自己往学校走过,可走了大半天也未走到学校,满脸大汗,全身摔得都是伤,无奈只能靠自学学完了小学课程,后来又靠旁听和自学上完了初中,还考上河北灵寿县高中。本想着一步步靠着努力来实现读书梦,却没想只上了一周课,便因极度不方便被校方劝退,从此辍学在家,这一年他仅15岁。
这扇靠读书改变命运的窗户被关上后,周建强并未自暴自弃,他决定靠自己的双手活下来。也就在这个时候,他随支援大西北建设的父母一起移居至兰州市七里河区郑家庄。
为了生存,周建强开始在街道摆摊补鞋,但他始终没放弃读书的梦想。期间,他每天坚持从郑家庄行走好几里路参加电大的电器学习班,还通过自学掌握了修表技术,便又兼顾上了修表的营生。为了做好这份工作,周建强每天拄着拐杖从七里河区郑家庄行走七八里到土门墩摆摊,严寒酷暑都不敢耽搁,他常说“一个好的摆摊的人每天都得出摊。”
乐观努力的周建强在兰州渐渐结交了很多朋友,其中有位家住土门墩附近的热心人士,看他每天在路上奔波很是艰辛,便力邀他去自己家里借住。很快,周建强就成了附近有名的修表师傅,他身残志不残的精神也打动了当地工商所的工作人员,他们跑前跑后帮周建强注册了营业执照,还在土门墩搭建了临时住所兼修理铺。从此,周建强结束了风里来雨里去的摆摊生涯,踏上了人生道路上的第一次创业。
10年后,靠着摆摊一点一滴的积攒,周建强有了第一笔积蓄,他想到南方发达城市去闯一闯看一看。1997年,他怀揣着所有的积蓄,南下广州开办了神马育乐有限公司。在办公司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因为人生地不熟再加上身体原因,在广州独身打拼的他举步维艰,但凭着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生意逐渐做的风生水起,自幼被所有人担忧该如何生活他,靠着自己的打拼让生活过得富裕而多彩,并在这里完成了结婚生子的人生大事。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他会趁改革开放的势头,继续在南方打拼创业时,2010年周建强携带妻儿返回故乡兰州,他说“外面的天地再宽阔,他都必须回来回报社会,为这座曾怀揣梦想并打拼过的故乡做点什么才能安心。”
回报社会的实践中,付诸济贫扶困、热心公益的行动
作为一名残疾人,多年的奔波创业,让周建强深知残疾人谋生的艰难和心酸,这也让在他心里种下了一颗济贫扶困、热心公益的种子。
回到兰州后,靠着南下打拼的积蓄,周建强兴办了自强洗车装饰公司,生意也是越做越好。在此期间,听闻哪里有扶残助残的活动,他都积极参加,并把大部分收入投到了公益事业上,先后帮扶和救济残疾人、病患者、特困户及贫困偏远学校留守儿童300人次,捐款捐物累计30余万元。其中:2016年为会宁县党岘乡吕堡小学捐献价值1.2万元的60余套过冬棉衣。2017年为兰州市残疾人托养中心捐献价值0.3万元的毛毡60条。为残疾人李国强、侯建东住院治病捐款0.2万元。2018年春节期间为榆中县甘草店镇车道岭村建档立卡残疾户捐款0.4万元。
当有人问他,有没有算过近10年来,捐款捐物共花费多少钱时,周建强总是笑着摇摇头说从没算过,当有人问获得的那些红本本荣誉证书上都写了什么时,他依旧笑着摇摇头说,拿回来就放在抽屉底了。有时媒体闻讯后要采访报道他的事迹,但他总是婉言谢绝。热心残疾人公益事业的他,受到了社会和当地残联的一致认可和表扬,也获得了省市多次表彰。
扶残助残的路上,坚持授人以渔、助力脱贫的实干劲儿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周建强深深地懂得仅凭这种杯水车薪的资助,解决不了贫困残疾人的实际生存困境,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弱势群体的生存困境,让其自食其力、自立自强,才能真正帮其脱贫致富。
2016年,周建强毅然转让了自己在兰州的公司,并筹措资金在榆中县夏官营镇成立了榆中沛绿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当地政府和省市县残联组织的大力支持下,实行“三变+”和“合作社+养殖户”的运作新模式,带动当地残疾人特困户、贫困户家庭增收致富。
合作社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周建强为当地贫困户免费发放品种优质的鸡苗。说是免费发放,这事办起来并不简单。虽然前期榆中县残联和夏官营镇政府通过入户做了大量工作,但当周建强把鸡苗运来准备发放时,之前报名领养鸡苗的农户又开始犹豫了。当了解到农户在如何养殖和肉蛋出售等方面存在顾虑时,周建强立即邀请养殖专家对农户开展了集中技能培训,还承诺会定期到农户家中进行技能指导,并对肉鸡、鸡蛋以高于市场的平均价格全部收购。为了打消贫困户的疑虑,周建强还常常讲起自己的人生经历,勉励他们贫穷不可怕,但不能丢了脱贫致富的信心
截至目前,周建强的合作社在2016年培育品种优质的肉鸡苗5000只,免费为贫困户发放爱心鸡苗5000余只,带动贫困户35户,安排残疾人就业10人。2017年合作社培育优质肉鸡苗1万多只,免费向周边贫困残疾家庭发放爱心鸡苗1万余只,扶持带动周边乡镇残疾养殖户115户,安排残疾就业15人,2018年合作社培育优质肉鸡苗15000只,免费发放爱心鸡苗10000只,带动养殖户150户,安排残疾人就业20人。每一年免费发放的鸡苗成活率都高达99%以上。2019年计划培育优质肉鸡苗20000只,免费发放爱心鸡苗20000只,带动养殖户200户,安排残疾人就业30人。现已辐射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累计近300名,年人均增加收入1万元,人均年务工收入18000元,入股村民人均年股份分红2000元。
如今,周建强的专业合作社已经成为带动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龙头企业,并在2018年被榆中县人民政府确立为龙头企业予以表彰。合作社先后被确定为榆中县、兰州市残疾人就业基地,并被给予重点关注扶持,周建强个人也光荣地出席了省、市残疾人代表大会,成为残疾人优秀代表之一。
2019年的春节刚刚过去,周建强已经联系好了今年肉鸡苗培育和免费发放的事宜。还在壮大合作社、创办原生态纯粮食酿酒厂的基础上,流转了100亩土地,计划扩大养殖、种殖规模,并对运行中的合作社、生态园进行了远景规划,计划打造以旅游、观光、体验三位一体的农业生态园,修建农业灌溉池蓄水为周边村民灌溉使用,养鱼供游客垂钓娱乐,并扩大多种养殖种植生态环保产业,吸纳周边贫困村民尤其是建档立卡户融入其中,劳动致富。
在周建强家里,不仅仅是他一个人在扶残助残、热心公益。他还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带动家人一起参与其中。妻子刘爱花多年来一直是他的秘书、司机兼打字员,同时协助联系肉鸡苗培育、发放、培训及壮大合作社、吸纳残疾困难户就业等事宜,她用默默的相伴相守,帮助周建强在扶残助残的路上不断前行。
由于身体残疾等原因,周建强错过了上学读书的大好机会,但勤奋好强的他在生活实践中加强学习,同时不放弃任何学习的机会, 2016年参加了中残联清华企业管理学习班,2017年又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残疾人无障碍培训班,不断提高充实自己发展创业的能力和决心。
如今,农工党员周建强更是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发展壮大了沛绿养殖专业合作社,用身残志坚、奋斗不息的初心,扶残助残、回报社会的责任和担当,带动贫困地区残疾人特困户、贫困户家庭就业增收、脱贫致富,成了当地人人赞扬、学习的自强好模范。(来源:榆中在线)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