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投入 推进祖厉河流域综合治理
编辑: 更新于:2014-3-10 阅读:
【内容提要】祖厉河发源于甘肃白银市,是世界含沙量最高的河流之一,由于自然环境、地质条件、人为破坏等因素,祖厉河流域面临着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环境恶化等一系列挑战。本文分析了祖厉河流域的基本情况,并提出了意见建议。
祖厉河发源于甘肃白银市会宁县太平店大山顶和华家岭北麓,是黄河上游的一级支流,是我国也是世界含沙量最高的河流之一,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地质条件复杂、人为破坏严重,祖厉河流域面临着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环境恶化等一系列挑战。加大投入,改善祖厉河流域自然生态环境,对于我省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水源涵养、生态安全都有着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一、 流域基本情况
祖厉河流域位于甘肃中部,由祖河、厉河汇集而成,因流域地层含盐碱较多,水味苦咸,故又称苦水河。于靖远县汇入黄河,流域总面积10653km2,流域长222.6km。由于祖厉河流域地质气候条件复杂,自然环境恶劣,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一)自然环境恶劣 水质矿化严重
祖厉河流域属温带季风性气候,多年平均气温6.4℃,年蒸发量高达1800毫米,是降水量的5倍多。自产地表水资源量7356万立方米,人均仅占120立方米,是全省人均占有量的1/10,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18。祖厉河主河道年均径流量为1137亿m3,年均输沙量5640万t。河流特点是:枯水季节水量小,流量较平稳,含沙量小;汛期水量大,流量变化大,含沙量大,年内分配不均。流域降雨量由南向北递减,年降雨量除地区分布差异较大外,在年内季节分配上也很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夏季降水占50%—70%,秋季占25%—30%。农作物在生长期间,受年内降水分配的约束,经常发生春旱少雨,造成减产;秋季雨水过于集中,耕地裸露,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流域内植被主要是草本植物,其次有小片天然灌木林和人工造林及季节性农作物,自然植被稀少,大部分面积为光山秃岭,尤其接近河口地区植被最差,植被覆盖度低于10%。本流域为干旱地区,冬春季西北风盛行,湿度很小而蒸发量很大,严重时可使草类及农作物枯死。
表1
祖厉河流域 2004-2011 年降水、径流、泥沙变化情况
年 度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降 雨 量/mm |
158.1 |
163.0 |
139.9 |
300.2 |
193.3 |
159.7 |
146.2 |
194.4 |
年径流量/万m3 |
5104 |
8595 |
6826 |
7011 |
5036 |
6834 |
5840 |
4941 |
年输沙量/万t |
1230 |
3010 |
2280 |
1350 |
672 |
2000 |
876 |
780 |
祖厉河会宁以南为上游,属土石山,年降水量500毫米以上,植被较好,厉河矿化度小于3克/升,支流上筑有米家峡、新窑、芦岔沟等小型水库8座,灌溉会宁城南农田。会宁至郭城驿间为中游,属黄土梁峁沟壑地形,年降水量450毫米以下,植被差,河流切割至黄土层下的第三纪红层后,矿化度增高。沿途纳入西巩河、甘沟河、关川河等支流,因矿化度大于3克/升,难以利用。郭城驿以北为下游,地势低平,河床宽浅,年降水量300毫米左右,几无支流汇入,矿化度大于10克/升,由于河水中含有过量的盐碱,人畜不能饮用。因此,这样的河流只是黄土高原上一条耐看但却无用的装饰,无法提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水资源,且治理难度大,无经济效益可言。
(二)地质环境复杂 水土流失严重
祖厉河水少沙多,严重的水土流失状况,给当地居民生活、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害,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主要诱因之一。
祖厉河流域土地总面积10653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7559 km2,占流域总面积的71%,水土流失区平均侵蚀模数5176 t/km2·a。 水土流失中轻度侵蚀面积1474km2,占19.5%,中度侵蚀面积1434 km2,占19%,强度侵蚀面积2563 km2,占33.9%,极强度侵蚀面积2088 km2,占27.6%。造成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主要是降水、地形、土壤和植被状况。气候因素中降雨和大风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外力,流域年降水量的70%以上集中在7-9月,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对土壤击溅、冲刷力强,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地貌形态和地表状况为外力提供了水土流失的发育环境。流域内地形起伏大,坡度陡,加上人为因素导致植被稀疏,地表直接蓄渗径流的能力很低。大面积坡耕地加速了汇流的形成,增加了水力侵蚀机率,加大了水力侵蚀的危害。流域内植被稀疏,大面积裸露的荒山荒坡及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策源地。
二、流域治理状况
多年来,白银市委、政府一直把祖厉河流域综合治理作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程来抓,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水土保持方针,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依托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项目,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梯田建设为重点,以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减轻水土流失危害、改善生态环境、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坚持生态修复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相结合,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统筹,促进了区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截止2012年底,祖厉河流域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57km2,其中兴建梯田193万亩,流域总治理程度达到38.7%。
近年来,在祖厉河流域治理中实施的重大项目有:一是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建设。2010年水利部启动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会宁县列入全国12个试点县之一,2010—2012年累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50.58km2,其中新修梯田6万亩,营造水保林1.32万亩,人工种草0.31万亩,配套田间道路249.6km,截排水沟19.1km,水窖100眼。完成投资5965.1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3000万元,省级配套600万元,群众投工投劳折资2365.10万元。二是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会宁祖河项目。2008—2012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会宁祖河项目在太平沟、响河川、和王川、八里沟、涝地沟、祖河干流6条小流域实施,实施区总面积314.63km2,涉及八里、太平、翟所、会师、党岘、新添等6个乡镇的20个村,总人口35791人,其中水土流失面积308.95km2,占流域总面积98.2%。5年时间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44.32km2,完成投资4729.1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935万元。三是梯田建设。2009年全省启动实施第一个500万亩梯田建设工程以来,会宁县和靖远县整合发改、国土、扶贫、水利等部门资金3.36亿元,其中国家投资2.28亿元,3年累计新修梯田建设46.26万亩。四是祖厉河干流河道治理工程。2012年祖厉河干流会宁县厉河口护岸工程、关川河护岸工程、靖远县马寨河野糜村至河口段护岸工程共治理河道23km,新建堤防20.35km,完成投资1.85亿元,使祖厉河险段得到了治理,保障了两岸城镇、村庄和基本农田安全。
以上项目的实施,尤其是梯田建设,为大规模发展地膜玉米、马铃薯、小杂粮、种草养畜等旱作农业提供了平台,促进了各项产业的发展,三大效益十分明显。2012年,会宁县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面积111.73万亩,生产玉米44.55万吨。马铃薯种植面积每年稳定在100万亩以上,产量150万吨,产值达6亿元。2011年紫花苜蓿和红豆草种植面积达到167万亩、养羊140万只,草畜产业增加值达到6.84亿元。
表2 祖厉河流域2004—2012年水土流失治理状况
|
综合治理面积/km2 |
梯田/万hm2 |
造林/万hm2 |
种草/万hm2 |
封禁/万hm2 |
淤地坝/座 |
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座 |
2004年初治理情况 |
2910.5 |
10.206 |
9.287 |
8.435 |
0.641 |
1 |
18440 |
2012年底治理情况 |
3423.42 |
12.9083 |
10.112 |
9.212 |
1.11 |
1 |
19642 |
新增治理措施数量 |
512.92 |
2.7.23 |
2.319 |
0.777 |
0.469 |
|
1192 |
三、困难与问题
祖厉河流域特殊的自然地理、经济社会条件,决定了祖厉河流域综合治理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在长期的治理实践中,流域内政府和群众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要实现流域内自然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道路依旧艰辛而漫长。要做好未来的治理工作,以下问题亟待解决。
(一)防洪抗旱能力仍然薄弱
经过综合治理,在水平条田、水平梯田、鱼鳞坑、水窖和淤地坝等工程措施的拦蓄作用下,在封育管护的推动作用下,水保林草、经济果木林和各种植物生长速度相对加快,植被覆盖率提高,初步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强了防洪抗旱能力,也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坡耕地改造工程的大力实施,为流域内群众的致富奔小康打下了坚实基础。但是防洪抗旱能力还较薄弱,洪灾旱灾频繁发生。由于国家扶助少,地方财政困难,治理资金不足,除列项治理的重点小流域外,其他面上的缺乏系统规划,形不成完整的防护体系,一方面坡面水系工程措施布局不当或缺乏,且治理标准较低,蓄水保土的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另一方面在封禁治理区和水保造林区,林量小且生长速度较慢,蓄水保土能力不足;其三沟道治理缓慢,崩塌、滑坡等重力侵蚀活跃,致使沟头不断前进、沟岸不断扩张,对村庄、道路、农田造成一定的威胁。
(二)水保法制观念亟待强化
随着水保国策宣传的广泛开展和水保法的深入贯彻,全流域广大干部群众的水保意识正在不断增强,认识水保、关心水保、支持水保、参与水保的人越来越多,搞好水保的氛围越来越浓。但是目前不按水保法律法规办事的现象依然普遍,不论是政府层面,还是部门层面,不论是开发建设业主层面,还是普通群众层面都不同程度存在。如水保法赋予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职责没有全面履行;一些开发建设业主未经许可就开工,重开发轻治理;一些群众乱开滥采、乱砍滥伐、乱烧荒坡等等。特别是一些地方存在边治理边破坏、一方治理多方破坏的现象,造成新的人为水土流失。
(三)经费投入和科技支撑乏力
随着一些国家、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在祖厉河流域的实施,为全流域总结出了较为成熟的治理模式和建设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了小流域治理的建管机制,捆绑相关部门的项目资金用于治理开发。同时,按照水利部《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管理办法》的要求,加强项目管理,努力实现国家项目资金的效益最大化,确保治理一片,成功一片,见效一片。但投入不足、科技支撑不够仍是制约祖厉河流域治理的主要因素,一是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少且资金量不大;二是县级财政困难,难以安排配套资金用于小流域治理;三是相关部门的项目资金缺乏稳定投向小流域治理的渠道;四是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两工,群众投劳极为困难;五是不少地方群众参与小流域治理的积极性不高,不愿把精力投到周期长、见效慢但具有生态功能的水保林草种植上;六是由于受人员素质、经费投入等因素的影响,祖厉河流域治理科技含量不高,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慢,从规划设施、措施实施到建设管理,传统方法、手段和措施用得多,现代科技、新的科研成果用得少,难以有效提高小流综合治理水平。
四、建议
(一)尽快将祖厉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列入国家发改委水土保持重点治理项目
祖厉河流域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生态建设项目已经列入《甘肃省六盘山片区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计划》,规划总投资28.07亿元,目前,该规划省发改委已批复并上报国家发改委,建议国家发改委尽快批复该规划。同时,根据祖厉河流域实际情况增加投入比重,实现流域内扶贫攻坚与环境综合整治有机结合。
另外,祖厉河流域是全国水土保持“三区”划分重点治理区,祖厉河又是黄河上游的一级支流,建议将祖厉河流域水土保持纳入国家黄河中上游水土保持治理总体规划,实现祖厉河治理与黄河中上游水土保持治理的有效衔接。
(二)改善管理机制 实现全流域统一协调发展
祖厉河流域经过多年的治理,生态环境有所改善,水土流失严重的趋势得到一定的遏制,但是,由于沿河各级政府缺乏统一规划的指导,导致流域内环境治理各自为战,有限的财力、人力没有得到统一协调、高效的使用。最终,撒胡椒面式的治理方式效率低下,成效缓慢。
建议白银市政府协调国土、水利、林业、环保等部门对祖厉河流域进行全面考察,制定全流域治理的统一规划。对重点区段实行集中投入,对沿河梯田建设实行统一管理,优化产业布局,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生产市场效益与环境保护的统一。对污染严重河段实行重点监察,优先治理,实现河道环境的预防与整治的统一,实现当地工业发展与农业、社会发展的统一,对祖厉河治理的关键技术进行集中投入,实现水土保持、环境治理的现代化、科学化。对有商业价值的区域实行市场化竞争,引入社会资金,依靠全社会力量实现祖厉河整治与流域内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最大化。对危害严重、灾害多发地段实行封山育林,生态搬迁工程。
(三)改善投入机制 实现全流域重点扶植
祖厉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滞后、自然环境恶劣、政府财力有限,流域的治理离不开省上、国家乃至全社会的投入与支持。
在未来项目的申报中,应根据祖厉河流域环境治理的总体规划,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增加投入,集中投入,持续投入,力争稳步、踏实的推进祖厉河流域的整体规划。同时,结合流域内贫困面大、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确立陇东乃至黄河流域的生态补偿机制,通过下游补偿上游、发达地区补偿落后地区,工业反哺农业等机制,为祖厉河治理提供长期的不间断的财政支持。
其次,减免国家重大项目中地方政府的配套资金投入,增加国家扶贫资金对祖厉河流域的倾斜,放开地方政府权限,实现更优惠政策的招商引资,对祖厉河流域的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改善科技支撑 实现水保工作科学化
治理祖厉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离不开科技的支撑,离不开高素质的水保队伍。
建议白银市政府与相关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树立流域治理科学化的理念,在流域基本情况调查、规划制定、项目审批、项目执行中征求科研机构、专家的意见。力争通过深入细致的调研、科学合理的规划、严谨细致的执行实现祖厉河流域治理的事半功倍。同时,重点加强祖厉河流域土地盐碱化、水源地涵养、耐旱植物种植、经济林培育,堤坝建设等重大技术的研究,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
科技的应用,离不开制度的保障与人才的支撑,提高基层技术人才在职称、待遇方面的标准,实现人才合理、有序的流动,提高科研项目的管理水平,实现科研资金的严格管理是实现水土保持工作科学化的重要内容。
(五)改善投资环境 实现流域治理市场化
开放有序的市场环境,是吸引社会资金,加速流域治理的有效途径。
建议增加招商引资的工作力度,设置优惠条件,吸引社会资金在流域内投资置业。
祖厉河流域的治理,离不开全社会的参与与支持,会宁、靖远等地区实现脱贫致富离不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当地政府应在能源供给、土地流转、税收等方面加强工作,一方面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创造就业机会,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更可以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将闲置的土地资源商品化,促进当地资源的更合理配置,一方面通过政府外包的方式,通过严格的资格审定,吸引有能力的企业参与祖厉河流域的综合治理。
(六)其它建议
1、加强宣传,清除河道垃圾,杜绝河道白色污染。
2、加强规划力度,发挥祖厉河景观功能。
3、加强生态保护,对沿河贫困地区实行生态移民。
4、加强地质灾害预防工作,对危险河段实行重点治理。
5、加强法律宣传,树立全民环保观念。
调研组:李晓霞 薛秋诗 吴玉锋 周茂荣
李祖林 刘 奎
撰稿人:李祖林 刘 奎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