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甘肃能源加工转换效率的思考
编辑: 更新于:2014-3-10 阅读:
【内容提要】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是能源加工转换产出量和投入量的比率,综合反映了能源加工转换过程中能量的有效利用程度。本文综合分析了我省能源转化的现状,并提出了意见建议。
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是观察能源加工转换装置和生产工艺先进与落后、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是能源加工转换产出量和投入量的比率,综合反映了能源加工转换过程中能量的有效利用程度,能源加工转换效率的提高,是技术节能的重要体现。甘肃近年来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总体上不断提高,技术节能取得了一定成效,随着“十二五”期间国家节能减排工作的持续深入,全省能源加工转换效率也面临着亟需提高的问题,因此本文从对能源加工转换企业数量、能源加工转换总效率以及分类型转换效率的分析,通过与全国效率的对比,找出差距,从而提出提高全省规模以上工业能源加工转换效率的意见建议。
一、全省能源加工转换效率的基本情况
(一)企业数量小,能耗比重高
全省能源加工转换企业数量较少,2012年全省能源加工转换企业(注:能源加工转换企业均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只有48家,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3.4%,但综合能源消费量却占到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68.2%。
(二)加工转换类型多样化,火力发电和供热居多
依托甘肃的资源禀赋,全省能源加工转换类型包括火力发电、供热、热电联产、原煤入洗、炼焦、炼油和制气等,只有天然气液化和加工煤制品两种加工转换类型未涵盖,以火力发电、供热以及热电联产三种类型为主体,形成了全省能源加工转换类型多样化的特点。
全省各类能源加工转换类型结构图
(三)加工转换效率稳步提高
近年来,全省高度重视节能工作,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各项节能政策措施逐步贯彻落实,到2013年上半年全省能源加工转换总效率71.0%,比2012年提高0.7个百分点,比2011年提高1.4个百分点。其中:占全省加工转换企业比重最大的电力生产行业优化发电计划,由设备新、煤耗低的机组承担较多发电任务,同时,企业重视转变生产模式由单一火力发电转变为不仅发电还能供热的热电联产企业,2013年上半年全省火力发电效率达到40.0%,比2012年提高0.5个百分点,比2011年提高0.78个百分点,全省热电联产效率达到46.9%,比2012年提高1.8个百分点,比2011年提高1.99个百分点;全省新增的洗煤企业和炼焦企业依靠引进先进设备,减少加工转换损失,2013年上半年全省原煤入洗和炼焦效率分别比2011年提高0.97和0.62个百分点;白银公司因重视加强节能工作,影响全省制气效率由2011年的57.1%提高到2013年上半年的63.2%,提高了6.11个百分点。(见表一)
2011年—2013年上半年全省分类型加工转换效率表(表一)
单位:%
加工转换类型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上半年 |
火力发电 |
39.2 |
39.5 |
40.0 |
供热 |
81.7 |
82.3 |
84.6 |
原煤入洗 |
92.6 |
93.2 |
93.6 |
炼焦 |
88.6 |
90.1 |
89.2 |
炼油及煤制油 |
92.3 |
93.5 |
92.7 |
制气 |
57.1 |
60.8 |
63.2 |
热电联产 |
44.9 |
45.1 |
46.9 |
(四)煤炭消费主要用于加工转换
2012年全省规上工业煤炭消费实物量为4654.33万吨,其中,用于加工转换的消费量是4306.92万吨,占规模以上工业煤炭消费总量的92.5%。用于加工转换的煤炭消费主要集中在火力发电,2012年用于火力发电的煤炭消费实物量是3445.38万吨,占加工转换煤炭消费量的80%,其次是用于供热的煤炭消费实物量是430.57万吨,占加工转换煤炭消费量的10%,而用于炼焦、原煤入洗和制气的煤炭消费量只占到加工转换煤炭消费量的10%。
二、与全国对比存在差距
(一)能源加工转换总效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尽管全省能源加工转换效率近几年得到不断的提高,但是与全国能源加工转换效率相比仍有一定差距,2012年全省能源加工转换效率70.3%,而全国平均加工转换效率达到74%,低3.7个百分点,分加工转换类型来看分别是火力发电、炼油、炼焦和制气等类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见下表)
2012年全省与全国加工转换效率对比表(表二) |
|||
加工转换类型 |
全省(%) |
全国(%) |
全省与全国相差(+个百分点) |
火力发电 |
39.5 |
39.6 |
-0.05 |
供热 |
82.3 |
77.4 |
4.91 |
原煤入洗 |
93.2 |
90.0 |
3.24 |
炼焦 |
90.1 |
91.8 |
-1.65 |
炼油及煤制油 |
93.5 |
95.7 |
-2.17 |
制气 |
60.8 |
78.5 |
-17.71 |
热电联产 |
45.1 |
45.3 |
-0.19 |
合计 |
70.3 |
74.0 |
-3.72 |
(二)能源加工转换企业的单位产品能耗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单位产品能耗指标可以反映企业生产某种产品能源消耗的多少和能源利用效率水平的高低,目前统计监测的单位产品能耗指标中涉及能源加工转换企业的单位产品能耗指标有火力发电标准煤耗、炼焦工序单位能耗、原油加工单位综合能耗三项指标,从2012年的数据来看,虽然这三项指标均比上年有所降低,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火力发电标准煤耗和原油加工单位综合能耗两项指标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原油加工单位综合能耗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5%,以2012年全年原油加工量1520.53万吨计算,全省相当于要多消耗11.86万吨标煤;电厂火力发电标准煤耗每千瓦时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3%,以2012年全年火力发电量717.51亿千瓦时计算,全省相当于要多消耗49.58万吨标煤;如果这两项产品单耗能达到国家平均水平,一年将为全省节约61.44万吨标煤,相当于实现2012年全年全社会节能量的20%。(见下表)
2012年全省单位产品能耗指标与全国对比表(表三) |
|||
指标名称 |
指标单位 |
全国 |
甘肃 |
原油加工单位综合能耗 |
千克标准油/吨 |
64.39 |
69.85 |
电厂火力发电标准煤耗 |
克标准煤/千瓦时 |
306.31 |
313.22 |
炼焦工序单位能耗 |
千克标准煤/吨 |
156.29 |
128.96 |
三、制约全省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提高的因素
(一)同类型企业之间加工转换效率相差较大,影响全省能源加工转换效率的提高。
通过对比同类型加工转换企业之间的加工转换效率,可以发现虽然经过“十一五”期间加大对全省落后产能的淘汰和改进,仍有个别企业与全省平均水平相差较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和限制了全省能源加工转换效率的提高,以及对能源资源的有效利用。其中,火力发电企业作为耗能大户,发电效率最低的企业(因考虑到窑街煤电公司用煤矸石发电,与其他企业不可比在对比时剔除)比效率最高的企业低15.3个百分点,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低10.3个百分点,这说明同样是发一度电效率最低的企业要比效率最高的企业多用144克标煤,比全省平均发电煤耗多用35克标煤;供热企业中,效率最低的永昌县供热公司要比效率最高的金川公司低63.1个百分点(因考虑到窑街煤电公司用煤矸石供热,与其他企业不可比在对比时剔除);原煤入洗企业间效率最低的企业比效率最高的企业低15.3个百分点。(见下表)
2012年部分加工转换类型企业效率对比表(表四) |
|||
|
全省平均(%) |
最高效率(%) |
最低效率(%) |
火力发电 |
39.5 |
44.5 |
29.2 |
供热 |
82.3 |
93.2 |
30.1 |
原煤入洗 |
93.2 |
98.6 |
83.3 |
炼焦 |
90.1 |
94.7 |
84.7 |
热电联产 |
45.1 |
66.1 |
41.3 |
注:全省制气的加工转换企业只有白银公司一家,炼油加工转换效率涉及的三家企业效率变动不大,因此本表中不涉及制气和炼油的加工转换效率对比数据。
(二)余热余压回收利用企业数量偏少,阻碍全省能源加工转换效率的提高。
余热余压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释放出来多余的副产热能、压差能,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回收利用,当前利用余热发电的技术已非常成熟,特别是在水泥行业中回收窑头窑尾排放的余热进行发电已运用多年,余热发电的效率要比火力发电的效率高50%,利用余热发电的企业越多,越有利于提高火力发电的效率。2012年,全省只有6家企业回收余热余压进行发电,其中只有2家水泥企业采用了这项节能技术,只占到全省水泥制造企业的4.7%,大部分水泥制造企业白白浪费了这部分能源。
(三)热电联产企业数量偏少,制约全省能源加工转换效率的提高。
热电联产既产电又产热,能源综合利用水平较高,其加工转换效率高于纯火力发电的效率,2012全省热电联产的加工转换效率为45.1%,比纯火力发电的加工转换效率高6个百分点,全省27家发电企业中实行热电联产的企业只有12家,以全省发电量最大的华能发电公司为例,今年华能发电公司由纯火力发电转为热电联产企业,发电效率比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火力发电煤耗降低6克,全年将节约原煤消费量9.3万吨。
四、提高能源加工转换效率的建议
近年来甘肃省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总体得到不断提高,但个别类型和产品单耗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全省能源加工转换效率还有继续提高的空间与能力。
1、在重点行业中大力推行余热余压的回收再利用。应在全省水泥、化工和冶金行业中重点推行对余热余压的回收再利用技术,特别是在水泥制造企业中重点推广利用回收余热发电的节能新技术,将是否配套建设余热发电作为水泥企业建设立项的标准之一。
2、积极实施区域热电联产工程。因地制宜,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实施区域热电联产工程,将分散的小供热锅炉改造为热电联产机组,或利用周边火力发电企业给城区供热,以此提高本地区规上工业能源加工转换效率。
3、继续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力度。“十一五”期间,全省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十二五”期间,更应该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力度,通过企业之间对标,鼓励和扶持企业采取节能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的推广应用,不断减少能源生产转化过程的消耗,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节约能源, 降低消耗。
4、进一步加大能源利用市场化、依靠科技力量提高能源转化效率。在我省能源市场进行市场化改革,对能源消费实行层级制,即对工业企业、居民的必须能源实行政府补贴,对超出部分实行市场定价,对焦煤、燃气等能源物资实行市场定价,将更多的矿物资源交于能源转化率高的企业,用市场力量鼓励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同时,在整个行业加大科研力度,在生产细节和关键技术上下功夫,通过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提高我省能源转换效率。
撰稿人:刘 奎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