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大图切换
  • 大图切换
  • 大图切换
  • 大图切换
  • 大图切换
  • 大图切换
  • 大图切换1

参政议政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参政议政> 建言献策

关于加快医学人才培养为建设美好幸福新甘肃提供卫生人力支持

编辑: 更新于:2013-2-21 阅读:

 

十八大报告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因此,提高医疗卫生队伍服务能力,是保障人民健康水平的关键。                

一、甘肃省医疗卫生人力资源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现状

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医疗卫生事业,不断提升医疗卫生队伍的服务能力,关键在于人才队伍建设。20101月卫生部《关于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为:2020年,卫生人力总量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卫生人才素质显著提高,卫生人才配置结构优化,城乡区域分布趋于合理,农村、城市社区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人才短缺的局面得到明显改善;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卫生人才发展内在规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才工作机制,努力造就一支品德高尚、技术精湛、服务优良的卫生人力队伍。

甘肃省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发展滞后,全社会现代化水平低,仍处于欠发达阶段。根据《“十一五”期间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蓝皮书,2010年甘肃位列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倒数第二,仅略好于西藏。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甘肃省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在保障人民身心健康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党和政府及人民群众的认可。截止2011年底,我省医疗机构个数达到26762个,床位数达到101108张,其中:医院床位67303(66.56%)2011年末,全省卫生人员规模146290人(包括乡村医生19574人和卫生员1619人)。卫生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106252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1121人,注册护士33713人,其他技术人员3909人,管理人员4689人,工勤技能人员10247人。卫生事业发展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省医疗卫生人力资源近年来在规模上有持续增长,反映卫生人力资源的一些核心指标有所改善。但是卫生人力资源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仍不相适应,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全省卫生人力资源总量不足,卫生技术人员规模较小。截止2011年底,全省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仅4.14人,而国家平均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已达到4.73人,要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我省仍有15089人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缺口急需补充。

2、我省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在学历、职称结构等方面,省级医疗机构卫生人员以本科、专科学历为主,研究生学历人员所占比例不高。而在基层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从业人员中,以大专学历、中专学历和初级职称人员为主。

3、卫生人才配置不尽合理,优质卫生人力资源向大城市、中心城市聚集,卫生人力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4、省内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院校较少,培养能力不足。同时受我省高等教育投入不足影响,医学教育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由于就业环境和自然经济条件制约,吸引省外优秀医学人才能力不强,省内优秀医学人才外流现象依然严重。

二、 甘肃省医疗卫生人才培养能力现状分析

(一)        学历教育状况

目前我省培养医学本科人才的高校有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和甘肃中医学院3所。医学专科层次的高校有张掖医专和平凉医专等院校。与医药有关的中专类院校13所。各主要学校近3年在我省的招生计划如表1和表2所示。

1  各高校在我省招生的医学本科人数

 

2010招生人数

2011招生人数

2012招生人数

兰州大学

447

544

535

西北民族大学

40

49

49

甘肃中医学院

1360

1465

1472

合计人数

1847

2058

2056

 

2  各高校在我省招生的医学专科人数

 

2010招生人数

2011招生人数

2012招生人数

张掖医专

1800

1900

2000

平凉医专

1800

1900

1900

合计人数

3600

3800

3900

各主要学校硕士研究生以上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情况和全省大专以上卫生人才培养能力见表3、表4

 

3 各主要学校硕士研究生以上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情况(含省外考生)

硕士/人数

2010招生人数

2011招生人数

2012招生人数

兰州大学

436

471

476

西北民族大学

4

甘肃中医学院

150

160

213

合计人数

586

631

693

 

学历/人数

2010

2011

2012

合计

硕士

586

631

693

1910

本科

1847

2058

2056

5961

专科

3600

3800

3900

11300

合计

6033

6489

6649

19171

4 我省大专以上医学人才的培养情况(研究生含省外考生)

 

(二)  继续教育现状

根据《甘肃省2012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统计资料,2012年共有9790人次参加医学继续教育培训。与全省医疗卫生人员有限总量相比,无论培训人次、培训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三、甘肃省卫生机构人数现状与需求分析

截止201112月,甘肃人口总数超过2564万, 而全省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总和不过41121人,平均每万人口执业医师仅16.1人,相比全国平均18.2人,执业医师人才缺口达5384人,而比起北京的43.4人和国际现代化城市的50人更是相去甚远。

2011年甘肃省卫生机构人员数达到146290人,虽然与上年相比增长达到26.8%,但是相比中国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4.73人,甘肃仅为4.14人。假设2011年全省所有6649个医学毕业生都在甘肃的医疗机构就业,且所有医疗单位不考虑人员退休的情况下,甘肃的每千人口卫生技术员才勉强达到4.4人,而要达到4.73人的国家平均标准,则还需要8461人卫生相关技术人员。另外,2011年甘肃省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为1.32人,也低于全国每千人口注册护士1.66人,人才缺口达8717人。

若考虑到每年全省医疗卫生系统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流失到省外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以及人口老龄化造成的人口规模增大,估计到2020年我省医疗卫生人员的缺口将达到3万人左右,卫生与健康因素将成为和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瓶颈制约因素。因此,大力加强医学人才的培养、引进和继续教育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四、破解我省医学人才严重短缺的若干对策

(一)加强我省医学教育资源的规划和整合,挖掘现有教育资源潜力

省教育厅、卫生厅等有关职能部门应该加强我省医学教育资源规划,积极向教育部争取有利政策支持。

目前兰州大学医学各专业学生比例已经超过当年招生计划的1/4,在全国985工程高校中医学专业学生所占比例最高。在教育部要求高校稳定招生规模,提高教育质量的背景下,进一步增大兰州大学在甘肃招收医学类学生的空间已十分有限。但是可以通过压缩兰州大学研究生教育中的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法律硕士等我省培养能力较为充足的研究生规模,将更多的招生计划投放到我省急缺的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全科医学等研究生专业上去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体现兰州大学主动服务地方的社会责任。同时兰州大学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实施好卓越医师培养计划,为甘肃培养高层次医学精英人才。

西北民族大学在甘肃招收的医学类本科生和研究生规模较小,随着西北民族大学榆中校区功能的不断完善和教学条件的改善,仍有较大医学类学生招生增长空间。同时应该加强西北民族大学医学硕士点的培育,争取医学硕士点突破,在为甘肃培养高层次医学类人才中有更大作为。

甘肃中医学院作为省属唯一中医为特色的医学本科院校,要利用博士单位立项建设为契机,不断拓展办学空间。省委、省政府在学校用地、生均拨款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在2011年教育部、卫生部有关文件不再新增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不再新批医学本科院校的不利条件下,可以考虑合并甘肃省卫生学校、定西师专等学校,扩大临床医学、全科医学、公共卫生等专业招生规模,适度压缩中医类和经管类专业招生规模。并通过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提高人才教育质量。

张掖医专和平凉医专要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和办学定位。加强同省内医学本科院校合作,开展成人教育,将大专学历教育与成人自考本科教育相结合。同时2所专科学校要主动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加强本校师资队伍建设,制定师资培养提升计划,提高师资中硕士、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

高职院校和医学类中专学校要将狠抓教育质量,提高学生参加全国职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培养学以致用的实用型人才,提高我省执业(注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

   (二)改善人才使用环境,多方面引进省外人才

我国每年培养约60万医学生,但只有约10万人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就全国范围而言,医疗卫生人才存在过剩和浪费现象。因此,我省人事、卫生等行政部门应该积极配合,简化人才引进程序,缩短漫长等待时间,抢抓机遇,主动靠前,加强服务。要利用西部大开发,兰州新区建设,东部产业转移等有力政策,加大人才需求信息发布,组织动员各用人单位走出省外,延揽八方人才。实施人才战略,提供较优厚的待遇,吸引高层次人才到我省医疗卫生单位服务,用人单位要为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住房和子女就学等实际问题。落实好养老、医疗保险、工资福利待遇,通过改善人才创业和生活环境,尽可能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稳定现有人才,特别是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遏制人才外流的趋势。

(三)采用弹性离退休年龄,延长中高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工作年龄

目前中国人平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73岁。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很大程度上与从业人员职业经验有关。因此采取弹性离退休年龄,最大程度挖掘现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潜能,对于精力充沛、有责任心、富有经验的临近退休年龄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可以适当延迟退休,缓解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高职称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短缺的局面。

(四)加强在职人员岗位培训

医药卫生体制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全社会必须建立系统完善的在职人员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因此卫生行政部门、人事部门和教育部门等必须制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制度、培训计划、质量监控和必要经费保证,将人员培训与职称晋升、评奖评优、业绩考核、收入分配相结合,不断提高存量人才的业务素质,提升服务水平。

总之,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和重点,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卫生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影响医疗卫生服务的关键因素,在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已形成社会共识的前提下,全社会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不仅是我国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各级政府、医疗机构、广大卫生工作者和人民群众的内在要求。

 

 

撰稿人:刘兴荣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