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大图切换
  • 大图切换
  • 大图切换
  • 大图切换
  • 大图切换
  • 大图切换
  • 大图切换1

参政议政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参政议政> 建言献策

关于加强社会转型期居民心理危机干预创建幸福甘肃的调研报告

编辑: 更新于:2013-2-21 阅读: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关键期,社会面貌、社会形态、公众心态已经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发展方式逐步从粗放向科学转变、需求结构从温饱型向发展型转变、利益格局从相对单一向日益分化多元转变、政治参与从动员式为主向自主式为主转变、思想文化、价值取向、行为规范从高度统一向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转变、信息传播从单向封闭向互动开放转变、社会管理从党委政府集中统一领导逐步向政府组织、市场组织、社会组织共同治理转变。伴随着剧烈的社会转型,社会个体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心理危机冲击。

甘肃省属于经济欠发达省份,生态环境脆弱、多民族聚居地区分布广泛,社会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自然灾害频发,社会发展滞后。社会转型带来的居民心理危机对我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影响不可小视,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一、社会转型期居民心理危机

社会转型导致居民心理危机主要表现为:在价值观取向上从注重理想向强调实际的方向发展,从注重义务向强调利益的方向演变,从注重集体向强调个人的方向转化;在社会心态上,从封闭化走向开放化,从情感化走向理性化,从单一化走向多样化。当前社会个体普遍存在的相对剥夺感、社会焦虑、自我保障过度以及个人生活满意度不高等心理困境,一定程度上已造成了社会群体人心离散,消解了人们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和良好预期,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特别对社会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和生存压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身能力不足导致生活的持续性贫困

弱势群体的贫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社会转型等社会因素造成的,但他们自身的能力不足,也使得他们难以改变这种弱势状态,从而使其贫困带有持续性特征,导致他们的经济收入低于社会人均收入水平,长期徘徊于贫困的边缘。

(二)占有资源的不足导致社会和政治地位的劣势

由于社会弱势群体掌握的资源很少,缺乏信息来源渠道,加之处于社会边缘,使得他们的声音很难有社会表达渠道,因此也很难有效地表达和追求自己的利益。

(三)  相对剥夺感和挫折感导致心理承受力脆弱

社会转型则使原有的社会分配体系瓦解,但新的公平与效益兼顾的分配体系还没有完善,尤其是适合市场经济需要的新的社会保障制度没有及时建立,弱势群体已经成为在改革中获益较少、但承担的改革成本很大的一个社会群体。

(四)社会排斥导致边缘化明显

弱势群体大都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处于与主流社会阶层、主流社会文化、社会意识和体制之间有形或无形的冲突中,其交流或流动往往只局限于社会底层,很难参与社会决策和社会政治生活。边缘化给弱势群体带来与社会活动隔绝、孤立、压抑和焦虑、甚至和政府对立的情绪。

大量的调查和研究表明,在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中,心理健康水平已经接近“警戒线”。2010年广东省中山市针对118名娱乐场所女性服务员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其中有54人(45.8%)存在心理异常,主要表现为压抑(占20.1%)、焦虑(占16.9%)和抑郁(占15.1%)。与此同时,在一项针对北京市23所全日制高等院校大学生(5220例)心理健康的调查报告中显示,其中3396人(65.06%)存在心理问题,而存在中度以上心理卫生问题的学生占16.51%2009年对甘肃天水市委参加党校学习的公务员的调查显示,19%认为工作压力大,20%认为人际关系紧张,21.2%不同程度地存在“抑郁情绪”。就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的主体人群(外来务工人员)来讲,2007年深圳市宝安区针对227名外来务工人员进行了心理测试,SCL90筛选出阳性人数比率高达43.6%,其中孤立、压抑和焦虑是主要心理卫生问题,占68.9%

由此可见,社会个体的心理危机问题,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危及到了全社会居民身心健康,科学的、系统的、及时的居民心理危机干预刻不容缓。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滞后,造成居民个体发展空间有限、可利用社会资源较少、个人成才、成功机遇较少、成本较高。社会制度设计和安排中的缺少公平和正义,容易使得社会弱势群体和边缘人群扩大,这些特殊人群成为社会转型冲击最大的群体,也往往容易成为社会矛盾甚至是极端事件的高发人群。

二、针对居民心理危机的干预措施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改革与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稳定是我们一切事业的必要保证,是改革和发展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前提条件。当前,社会居民普遍存在的心理危机,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通过积极探索以缓解和消除社会心理问题为目标的有效途径,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以促进当代中国社会稳定及其现代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先进理论和正确的价值观武装人民的头脑

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化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价值取向,从根本上抵制当前社会出现的诚信危机、道德滑坡、信仰空虚、社会责任感缺失的丑恶现象。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动平和、健康、和谐、文明的社会心态建设,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

(二)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缩小社会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

近年来贫富差距的快速拉大已是不争的事实,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建立和完善规范的收入分配制度,防止贫富差距过大,兼顾效率与公平,缓解社会分配不公势在必行。第一,加强对全社会收入分配的调节,建立个人收入申报制度,通过税收、立法有效的调节高收入群体并保护、保障低收入者,将社会分配的高低差距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第二,加快工资改革步伐,结合价格、住房、医疗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提高职工的工资水平;第三,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有关分配的监督机制。

(三)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结合起来

一般来说,居民的心理困惑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换言之,是自己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一些问题难以解决而产生的。人民群众是最讲实惠的,当一些具体问题解决后,心理困惑也就不复存在。党和政府要时刻关注社会动态,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呼声,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具体问题,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构建有效的社会心理疏导机制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意识形态的主体和灵魂,在所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对社会意识和社会思潮具有强大的引领和整合作用。历史和现实表明,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的方向盘,是一个国家的稳定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

同时,针对人们的心理困惑,建立有效的社会心理疏导机制。一般来说,社会心理疏导机制包括医疗情境下的心理疏导机制和非医疗情境下的心理疏导机制两种主要形式。医疗情境下的心理疏导机制指设在医疗机构中,由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治疗人员运用心理治疗技术,对有心理障碍的患者实施个别或集体的心理咨询和治疗。非医疗情境下的心理疏导机制主要指发挥心理疏导功能和“社会安全阀”作用的某种制度体系。因此,我们应重视以下机制的建设:一是舆论引导机制。新闻媒体应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强化正确合理的社会心理,弱化和消除不良社会心理的影响。二是利益表达机制。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加强和完善信访机制,充分发挥人大和政协的利益表达功能,建立社会协商对话机制,重视不同群体的利益表达,能较好地避免无序的利益表达行为。三是情绪宣泄机制。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认为,当长期压抑等消极情绪得不到及时宣泄、疏导、救治时,往往容易造成心理障碍,产生破坏性心理。四是心理支持机制。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心理咨询队伍和社会工作队伍,加强心理辅导和训练,完善社会支持。

(五)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尤其是反腐倡廉建设

我们应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的部署,建设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积极发展党内民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通过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增强化解社会各阶层群体心理困惑的能力,更好地凝聚党心、民心,巩固执政地位。

当前,甘肃省正处在社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也处于深化改革的重要关键期,也是社会矛盾的高发时期和居民心理敏感时期。正确认识和把握居民社会心态变化、及时化解居民、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不良心理情绪、化解他们的心理危机,不仅是对党和政府执政能力考验、也是体现执政为民、尊重社会民意、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的根本需要。因此加快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等方面改革,把促进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置于社会发展的核心位置,凝聚全社会智慧,提高社会各阶层群众的幸福感,是我省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而根本要求。

 

 

调研组:刘兴荣

撰稿人:刘兴荣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