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大图切换
  • 大图切换
  • 大图切换
  • 大图切换
  • 大图切换
  • 大图切换
  • 大图切换1

参政议政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参政议政> 建言献策

关于建立“陇西优质中药种质资源保护、驯化、复壮技术平台”的建议

编辑: 更新于:2011-3-23 阅读:

农工民主党甘肃省委员会

[内容提要]

定西市由于其良好的自然资源,一直是全国“道地”优质中药材的主要产区。但是,由于种植水平低、优良品种培育慢、深加工能力弱、专业市场建设滞后、资金技术投入不足等因素的困扰,资源优势并未转化为经济优势。本文针对定西地区的实际,提出了建立“陇西优质中药种质资源保护、驯化、复壮技术平台”等相关建议。

 

定西市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秦岭的过渡地带,自然条件优越,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在全国、全省占据明显优势。自古以来以“天下药乡”著称,是全国“道地”、优势地产中药材的重要主产区之一,陇西、渭源和岷县分别是全国著名的“黄芪之乡”、“党参之乡”和“当归之乡”。全市共有各类中药材品种三百多种。但这样的资源优势并未转化成为应有的经济优势,中药材在规范化种植、药材质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制约着定西中医药的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一)规范化种植水平低。中药材种植过程环节多,要求精耕细作。由于全省GAP种植规范尚未全面实施,以人力为主的、千家万户分散种植的粗放式生产模式长期得不到根本改变,药材种植缺乏质量监控、监测和技术支持,获得认证的中药材基地和产品少。

(二)优良品种培育慢。一是中药材优良品种的培育和研究进展缓慢,优良品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二是药材种植标准没有确立,药农将种子重复使用,不能保证药材质量。

(三)深加工能力弱。一是中药材深加工能力低,科技含量较高、附加值较大的高端饮片炮制、有效成份提取等技术水平发展缓慢。二是加工企业规模较小,技术水平有限。三是有些地方仍然处在原始加工和原料输出的低值低效水平。

(四)专业市场建设滞后。一是中药材经营受诸多条件的制约,整个市场还处于原始加工和原材料输出的低端阶段,在药材经营上还没有形成大的企业集团,产业集群效应尚未形成。二是中医药产业园建设起步阶段,基础设施建设和体制机制建设比较滞后,承载能力不强。三是现有的市场设施落后,终端市场网络不健全,交易服务功能不强。

(五)资金、技术、人才投入不足,服务功能不完善。一是在中药材产业深度开发方面缺乏重大项目支撑,资金“瓶颈”严重制约着标准化种植、深加工水平、市场建设等方面的发展。二是缺乏资金投入和融资能力,中医药企业融资难,流动资金缺乏,三是中药新药现代剂型研发滞后,中药材生产技术需进一步提升。四是受信息、资金、人才等因素的限制,中药材市场服务功能还不完善。

二、建议

1、省上尽快与科技部联系衔接,批复建立“陇西优质中药种质资源保护、驯化、复壮技术平台(以下简称“陇西技术平台”)项目并列入国家中医药现代科技产业(甘肃)基地项目。这对于今后陇西“药都”的建设和定西乃至全省中医药的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2、建议省上对“陇西技术平台”项目给予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并在生产管理标准、规范定价、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使项目建设全面、先进、完善。

3、建议定西市设立药材种植管理与认证机构,实施药材种子(苗)生产、经营准入制度,强化种植监管,保证种子(苗)质量。

4、建议由定西市和省内外有关大中专医学院校开展校地合作,加强人才队伍培养,解决“陇西技术平台”项目建设发展中的人才资源问题。

5、建议增加对道地中药材的财政补贴。提高对道地中药材种植和种子种苗的补贴标准,并对加工、储藏、流通等各环节进行政策和项目扶持,对中医药产业各环节的标准化认证实行以奖代补政策,使陇西技术平台”项目更好地运行。

 

调研组成员:马岱钧

  稿  人:马岱钧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