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加强综合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中医药工作的建议
编辑: 更新于:2011-3-23 阅读:
农工民主党甘肃省委员会
[内容提要]
为推动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近年来,国务院、省政府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扶持和加强中医药工作。医疗市场的竞争是人才、技术、设备、诊疗特色和优质服务的竞争,但是综合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中医药工作普遍存在基础水平低、底子薄,在规模、设备、人才等方面与西医科室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中医的门诊诊疗人次、住院人数、中药消费量、经济效益占有量都很低。本文针对以上现状提出了重视中医文化建设、加快中医药研发、注重中医人才培养等加强综合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中医药工作的意见建议。
为弘扬祖国医学的瑰宝,推动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近年来,国务院、国家中医管理局、省政府连续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国家中医管理局关于支持甘肃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国中医药办发[2010]41号)、《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甘政发[2010]32)等,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扶持和加强中医药工作,尤其是甘肃省加强综合性医院中医药工作总结的几条经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向全国推广,成绩显著。为进一步推动我省综合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中医药工作,今年9至10月,省农工党组织调研组先后到武威、白银、定西、天水等地选择市、县、乡三级综合性医院、中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就开展中医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基本情况
1、各级领导对加强中医工作认识到位,财政扶持力度逐年增加。各地卫生部门用足用活现有的中医药的优惠政策,在新农合报销中用中医药治疗的患者住院降低起付线20%,报销比例提高10%。提高公立中医院和综合医院中医科床位的补助标准。参合农民在村卫生室应用地产中药及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费用全额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
2、加大人才培养使用的力度。省委省政府制定长期发展规划,大力培养中医药人才,一是充分发挥中医学院、中医学校培养中医人才的主阵地作用;二是做好继续教育。通过争取国家、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大力培养中医药实用人才,并将解决乡镇卫生院人才作为省政府为民办实事之一;三是加强师承教育。选拔名医带徒,继承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加速中医临床人才成长。通过多种途径使一大批新秀脱颖而出,成为中医药的技术骨干和中坚力量,从而使中医药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3、营造良好的中医发展氛围。尤其是中医院和乡镇卫生院通过建设中医馆、文化长廊等加强中医文化建设。各地在广泛开展“中医学经典,西医学中医”的活动外,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载体,兰州市、天水市还开展了“市级名中医”、“农村名中医”评选活动。天水市中医院开展“名医工程”诵读经典活动;陇西县云田中心卫生院、文峰社区服务中心坚持每天早晚医生带领患者及家属学练太极拳,营造良好的学习中医、热爱中医、关心中医、发展中医的热潮。中医药“简、便、验、廉”绿色环保无毒副作用的特点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二、存在问题
尽管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发展中医药的扶持政策,但中医药的发展状况却不尽人意。医疗市场的竞争是人才、技术、设备、诊疗特色和优质服务的竞争,但是中医药基础水平低,底子薄,在规模、设备、人才等方面,综合性医院中医科与西医内外科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中医的门诊诊疗人次、住院人数、中药消费量、经济效益占有量很低,分析原因,主要有:
1、投入严重不足。尽管新医改在各地有序推进,但政府对医院的投入仍然严重不足。医院为了生存、为了扩大规模自筹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中医不需要大型设备的检查,通过“望闻问切”就可诊治病情,且药价较低,病人得实惠而医院的收入相对减少,综合性医院对中医科的建设普遍重视不够,逐步被边缘化,并西化严重。
2、综合性医院中医药发展不平衡,中医科管理和经营落后,医院病房设置大部分达不到标准要求。综合性医院中医科定位不准,没有找准自己的特色,缺乏有影响力、有实力的中医特色专科,市场适应能力差。尽管把中医药工作纳入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指标体系,各级综合医院在门诊都设有中医科、针灸理疗科、中药房,但在住院部单独设中医科病房的聊聊无几,大部分综合性医院只是在内科设有中医床位,中医特色不明显,只有少部分综合医院中医病床位数达到或超过5%。
3、成长条件受制约,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综合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通过项目资金或自筹资金基本都购买了自动煎药机、智能数码多功能治疗仪、骨质增生风湿治疗仪、腰椎牵引器、神灯等多种中医理疗设备。但在中医方面项目资金支持的力度非常有限,比如科研立项,国家、省、市的科研资金的流向,主要倾向于西医科室,中医科基础差、底子薄、设备简陋、不配套。对中医人力资本的认同度太低,基层大部分医院的诊疗费用仍执行2005年标准,普遍担心提高标准就会减少病源。
4、中医人才不足,严重缺编,职称评定困难,在乡镇卫生院情况更为突出。随着人口增长和各种中医药优惠政策的出台,各地中医药就诊、住院人数不断增加,但我省医院医务人员的编制数和人头补贴(或床位补贴)仍为上世纪90年代的核定数,中医编制床位和人员比例不合理。武威、白银、定西、天水的各级医院普遍都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规模增加病床,在正式编制满员的情况各医院都在临时聘用人员。譬如天水市乡镇卫生院共有2268人,其中临时聘用543人,在编正式职工1725人。根据人员配置标准要求,全市乡镇卫生院正式人员缺1200多名。无正高职称;副高职称40人,占卫技人员的2.33%。且学历普遍偏低。近年来,省政府为民办的实事中就有每年招收4500-5000名乡村医生的计划,但从天水的情况来看,选拔高校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的报名情况不容乐观,部分县区的报名人数少于应招人数。
5、量化考核力度不大,作用不明显。各级综合医院逐步在西医科室的考核中加入中医药的内容,如中医处方量、中药消费量、中医保健康复人次;对中医科室的考核突出中医特色,注重中医药服务的数量、质量和社会效益等考核内容,但考核指标、约束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6、综合性医院在新农合报销中对中医药方面的优惠政策很难把握,对降低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的适应患者界定不是很清楚。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普及工作还不完全到位,基层中医药整体服务水平还不高。
7、放宽获得生产许可的中药院内制剂在全省范围内调剂使用,但销售量、营业额十分有限。
三、建议
1、把振兴中医放在振兴中国文化的高度来认识,重视中医文化建设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卓越的临床疗效,以“简、便、验、廉”的优势,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010年11月“中医针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中医尤其是针灸未来发展在世界都将产生深远影响。西医近代进入中国后,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滋养下飞速发展,加之,一些医院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中医药的生存空间被挤压,生存和发展面临严重困难。我们要把振兴中医,放在振兴中国文化的高度来认识,增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心。一个国家不仅是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存在,而且是文化的存在,文化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
各级中医院、乡镇卫生院都比较重视中医文化建设,而综合性医院的中医文化建设普遍没有引起重视。中医文化反映了中医的价值观、经营理念、服务理念、行为规范和中医特色之魅力,是医院发展的动力,持久的竞争力,因此综合性医院要吸取中医院在文化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搞好医院的中医文化建设,营造良好中医文化氛围。
2、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出台的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大力支持中医药学术研究和中药研发、推广工作
要真正落实省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上确定的综合性医院中医床位不低于总床位5%的标准;提高公立中医医院和综合医院中医科床位的补助标准,达到综合医院床位补助的1.5倍。不断加大对中医药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床位和人头补助的资金投入力度,维持公立中医院的公益性,提高公立中医院的社会竞争力。
加大中医药科研经费投入,加大对中医药科研机构的建设力度,重点开展中医药在防治重大疾病、常见病、疑难病优势领域的研究及适宜技术推广,突出地方特色的研究,逐步建立产、学、研结合的中医药研发体系,努力把我省中药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不断扩大甘肃中医药的影响力。
3、加大投入,支持综合性医院中医科加强专科专病平台建设
一个企业需要品牌,同样一个医院也需要自己的特色和品牌,专科专病优势是综合性医院中医科的品牌优势。实践证明,中医药在预防、保健、养生、康复中有独特的魅力,在骨科、肛肠、心脑血管病、慢性肾病、肝病、糖尿病、肿瘤、男女不孕不育症等方面有其特殊的疗效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扬长避短,错位经营,调动人力、物力、财力,选择突破点,建立支持专科专病建设的平台。通过专科专病的治疗吸引大量病人,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医院中医科的知名度。同时,通过专科建设带动其他科室的发展,从而提升医院的竞争能力。
4、注重人才培养
市、县卫生行政部门应切实摸清各医疗单位和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的底数,提出可行性的调研报告及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争取人事、编制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力争3年内配齐所有医院尤其是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的差额,降低招考学历门槛,取消户籍限制,一方面能满足基层医疗卫生事业需求,另一方面能让更多的中专生有就业机会。同时增加基层医院技术职称编制,放宽评审条件,以适应医院发展的需要。
2004年11月兰州医学院并入兰州大学,并入前兰州医学院在校本科生6348人,硕士432人,为全省培养了大批卫生人才。并入之后,兰州大学在甘肃招收各类医学学生不足500名,招收数量锐减,至目前为止,我省尚无一所省属西医类本科院校,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呈断层趋势,医学本科生几乎不可能下到乡村去,就卫生类专科、高职生也有相当一部分渴望留在城市,哪怕流向民营或私立医院,甚至改行也不愿去乡镇工作。要依托兰州大学的资源优势,招收一定数量的普通本科,或根据各市州人口资源、教学资源分布情况,建议甘肃中医学院选择在天水等地创办1-2所分校,培养一批综合性卫生人才。平凉、张掖两所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要加大全科及乡村医学专业的培养力度。想法设法为基层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牌卫技人才。力争按需求培养医学人才,唯此才能形成良性竞争,亦有利于人才的迅速、健康成长。
要充分发挥老中医的作用,对老中医的临床经验及时总结加以推广。要制定长期发展计划,有重点地培养学科带头人,加强人才梯队的建设。多渠道筹措资金,卫生部门、医院通过合理的费用分担,加大对中医医师继续教育和培训的力度,尤其是对乡镇卫生院
5、加快中医现代化建设,走“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并重”的道路
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发展给我们很好的启示,有许多成功经验值得综合性医院学习借鉴。2006年4月,经省卫生厅批准天水市二院改名为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07年11月,被卫生部、国家中医管理局审定为国家第二批10所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单位之一。医院抢抓机遇,使医院的发展步入快车道,医院的软、硬件建设得到飞速发展,在建16600㎡的中西医结合大楼拔地而起,年门诊诊疗25.62万人次,年出院病人11302人次,年开展大、中型手术2923台次,病床使用率106.57%。多项科研成果获部、省、市级表彰奖励,多次获 “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了双赢。他们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打好“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并重”这张王牌。在中西医结合业务建设上,狠抓西医诊断,中医辨证,护理调摄内涵建设,注重突出中医药廉、便、验的特色与优势,形成了一批在当地有较大影响的中西医结合优势专科。针灸科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十一五”国家重点建设专科;老年病科等4个科室被确定为省级中医药重点专科;推拿科等7个科室被确定为天水市医疗卫生重点学科。医院非常重视科技创新始终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并不断超越。
所以,综合性医院中医科的发展如果与同级西医科室去拼设备、拼技术,那将长期处于劣势地位。要走“中西医并重、并举”的道路,不断加强内涵建设,从中医特色及中西医结合上下功夫,突出专科专病的优势,真正让老百姓得实惠,医院得发展。
6、规范医院的医疗行为,杜绝行业不正之风,营造风清气正的就医环境
同样是综合医院的医生,在西医科室就能拿到检查费提成、药品提成等屡禁不止的 “灰色收入”,而在中医科,因为不需要大型设备的检查,医生通过“望闻问切”就能够诊治疾病,加之中药材价格低廉,造成了在同一所医院工作西医医生和中医医生额外收入的天壤之别。在人们普遍追求经济利益,追求高消费的情况下,能够坚持下来从事中医的人员越来越少。所以,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管理者要坚决打击医疗行为不正之风,切实为广大患者着想,营造风清气正的医疗环境。同时,政府卫生部门加强对私营医院的监管,规范医疗行为,杜绝采用不正当手段进行恶性竞争。
调研组成员:栗震亚 李晓霞 张小元 马志立 申海凤
撰 稿 人:李晓霞 马志立
上篇:
下篇: